第三百六十三章 一目了然
人们总是这样,对待那些原本拥有的东西永远不懂得珍惜,直到失去了,才追悔莫及。
对待时间如此,对待爱情如此,对待亲情依旧如此。
可是,不论是时间还是爱情亦或是亲情,从生命的本质上来说,都没有食物重要。
因为不论是亲情还是爱情,都是生命的附属品,而没有食物,生命也将无法延续下去。
所以,当这些圣卫军俘虏挨过饿后,一个个的老实了许多。
他们再也没有人说什么靠着绝食来逼迫王有劲就范,挨饿的滋味,那种肚子里面火烧火燎的感觉让他们绝望。
现在,为了一顿食物,他们只能抛弃自己贵族的身份和信仰,去干那些他们以前从未干过的脏活累活。
哪怕天上烈日炎炎,哪怕他们干起来汗流浃背,皮肤被烈日灼烧的蜕皮,夜晚肌肉酸痛的无法入睡,也没有一个人干不认真干活。
因为不干活,就意味着没有饭吃,不好好干活,就意味着填不饱肚子。
对他们来说,唯一的好消息就是,他们的力气比较小,工地上的重活都是华族的工匠干的,这一点没有办法,沉重的铁木他们根本就抬不起来,所以他们只能干一些拉车,铺石头等不需要太过卖力的活计。
尽管如此,有了这些圣卫军俘虏的加入,木轨的铺设速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木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朝着码头延伸,原本预计还需要两个月完成的工期,现在预计半个月就能完成了。
倒不是说这些圣卫军起到的作用比华族的工匠还要大。
而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加入,原料的运输和路基的铺设根本不需要华族工匠来做。
那些力大如牛的华族工匠,只需要按部就班的铺设铁木就行了。
因为这些圣卫军俘虏的加入,华城的铁木处理厂新增了两百多人,那些木匠,每天到深夜,还在辛勤的加工着铁木。
虽然累是累了点,但是在足够利益的驱动下,这些木匠都是累并快乐着。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了,南海那边,俘虏的工匠经过治疗,也渐渐的恢复了正常。
上次因为受了惊吓后来生病了的宗主教,经过这段时间的调养,也逐渐有所好转。
就在华族的第一条木轨即将铺设完成的时候,宗主教和第一批的工匠也登上了帆船,朝着华城驶来。
在船上,哪怕头顶就是烈日,那些工匠也不愿意待在船舱里面。
除了下雨的时候他们进舱避避雨,平时哪怕就是夜晚,他们也喜欢待在甲板上睡觉。
没办法,在船舱里面被当成牲口一样管理的日子对他们来说印象太过深刻了,只要进入船舱,就会勾起他们一些不好的回忆。
这些来自圣地的工匠,除了不愿进入船舱外,精神面貌还算不错。
因为在这里,虽然接触的都是肤色和发色与他们不同的异族,但是这些异族,却是将他们当成人看的。
哪怕就是身为俘虏,日子过得也比在圣地要强。
至少,在没有犯错的时候,这些圣卫军战士不会因为看不惯他们而随意的殴打辱骂他们。
在面对新军高层的时候,更是没有在圣地那样近乎苛刻的一些面对贵族的要求。
所以,哪怕他们现在是俘虏的身份,但是一个个的,却感觉比在圣地待的更加轻松。
虽然他们不知道自己此行的目的,但是那些又有什么意义呢。
在船上的时候,身边经常有人活生生的在船舱里面猝死,他们能够活着,就已经是最大的幸运了。
现在到了这片大陆,日子看上去好像比在圣主帝国更加好过,反正周围又没有自己认识的人,自己的亲人又远在万里之外的风暴之海彼岸,如果没有意外,这辈子基本上都不可能再见面了。
既然如此,他们反而放开了曾经的一切,打算在这片大陆好好的活下去。
只要新军战士不杀他们,对他们来说,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这一批,一共运了三千多名工匠。
倒不是说,华族的船无法运更多的人回来,而是剩下的那些人,身体或多或少的有些没有恢复过来。
身上长的暗疮或者在阴暗潮湿的船舱里面得的皮肤病还没有彻底治好。
这些有可能会传染的病症,是绝对不允许进入华城的。
所以剩下的人想要过来的话,只能等他们的身体恢复好了之后才行。
更何况,在南海那边,经过翼龙小队的探索,已经找到了合适的地点,准备建立新城。
新城的名字还未想好,不过地点却是极好的。
位于一条大河和进入内海的出海口。
内海的终点,就是华城,大河距离华城也不远,最近的地方只有两百多里。
当初王伟迁徙的时候,雨夜第一次碰到陆鱼就是从那条大河里面爬出来的。
在这里建设新城,不仅可以随时可以通过海上支援华城,更是扼守住了大河这条航道。
如果有敌人来侵犯的话,那他们想要悄无声息的抵达华城,就只能走陆路了。
可是这个年代,除了华城附近,其余的地方哪里有什么陆路啊。
要么是高山峻岭,要么是深山老林,要么就是泥潭沼泽。
在没有道路的情况下,想要从陆路到达华城,至少也需要两个月的时间。
这还是没有考虑到天气情况和突发事件影响下的最快速度。
所以,只要新城建立起来了,派出一批新军战士驻守在那里,外加上翼龙小队的日常巡逻,就永远不用担心,敌人都打到了华城,城内的族人还不知情的情况发生了。
终于,在宗主教和工匠他们过来的前三天,总共经过数个月的努力,华族的第一条木轨道,铺设完成了。
木轨道单边四十里路,总长八十三里路。
一共四个车站,一个是在码头附近,另外三个,有两个分别是在华城的北城区和南城区,最后一个则是在中心广场附近。
可以说,木轨是从华城正中心穿过,然后到达码头转个圈再绕回来的一条环状的轨道。
华族现在的实力,还不足以建设高架桥,所以在城内,一些地方建立了木栏,有专门的巡逻队负责巡查,以免有人钻过木栏跑到轨道上面去玩耍。
而一些路口,则是设立了红绿灯。
听说这是王伟想出来的办法,红灯停,黄灯等,绿灯行的交通守则被编成了顺口溜,城内的大喇叭一天四个小时的循环播放,没几天的功夫,族人就都知道了,在路口通行需要注意的事项了。
哪怕现在尚未通车,但是人多的路口,已经开始执行交通守则了。
一些穿着黄条衣服的新军战士有了一个新的称呼,叫做交通警察。
他们的任务不是负责战斗,而是在路口逮那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的,当然了,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就是对红绿灯进行翻盘的。
华族早就有了电,就连电灯,一些重要的工厂,华族的会议室中都已经安上了。
只不过烧煤的发电机运转起来声音太吵,城内为了不扰民,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一般不用罢了。
可是有电不代表就能安装电动的红绿灯,所以和轨道相接的红绿灯,都是用人工去举牌的。
这一新规下来,没有人明白其中的含义,刚开始还感觉挺新奇的,不过真的执行到他们的头上,又开始怨声载道